期货配资杠杆 让淋巴瘤患者的故事被即兴演绎:提高生存率,需要医患“双向奔赴”
红色的绸布象征着血液,黄色象征着秋日的夕阳,绿色、黑色……舞台上,演员们以即兴表演,再现着淋巴瘤医患生命中的“第一次”。患者收到“审判书”的那一瞬间,家人的眼泪,病程中难以抑制的心跳,听见药水注入身体的惶恐……一个个微笑细节在演绎中被还原,患者和家属们在掌声中再度体会,与自我和解,也迎向新生。
日前,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的2024血液学转化和创新大会上,这场特别的医学人文论坛由“淋巴瘤之家”策划并联合心思剧团带来。正如副院长赵维莅所说,“我从不愿意管患者叫病友,更愿意说我们因为淋巴瘤结缘,我们都是朋友。我们相信,医学人文对医学漫漫长路十分重要,因此希望每位朋友能讲出自己的故事,不仅激励自己,也能激励其他更多正在治疗中的朋友。”
医患合作方能战胜疾病
“我马上60岁啦!以前只是个听故事的人,后来我变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。加入瑞金医院志愿者团队、走进病房,把我的故事讲给治疗中的淋巴瘤病友们听。”秦阿姨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“第一次”。第一次被确诊为淋巴瘤是2017年: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,伴有TP53基因突变。“也就是说,我丧失了抑制肿瘤的功能,所以先后换了3个方案,做了12次化疗。一边化疗,一边还有新发的病灶长出来。当时的心情,我想大家应该是能想象的。”
幸好,秦阿姨遇上了也是“第一次”来到中国的CAR-T疗法。“我丝毫没有犹豫就加入了CAR-T临床试验组,成为首位入组接受治疗的患者,做了第一个‘吃螃蟹’的人。”她坦言,当时的想法很简单:只剩这一条路了,我总要走下去。没有用尽百分百的力气就轻言放弃,就算能为医疗进步作贡献也好。
或许正是“自救者天救”,参加CAR-T临床试验让秦阿姨第一次获得了完全缓解,而且一直完全缓解至今天。“5年前,我不敢想也想不到,5年后的今天,我可以好好站在这里,可以活得比生病前还好。”
瑞金医院护理督导赫洋介绍,在瑞金医院血液科病房,患者被视为完整的个体,根据其生理、心理、社会和精神需求,组建了医护随访团队,从就诊—治疗—随访,从化疗—干细胞采集—自体移植—CAR-T各阶段都会有专人专项负责。
一些小细节,致力于让患者体会“家”的感觉:每张床位都有智能提醒输液器,不需要患者关注自己输液情况;准备了糖果包,以免患者空腹检查低血糖;准备了眼罩和耳塞,保障患者安静环境睡眠;准备了平板电脑,帮助患者和家属连线视频。患者治疗结束后,医护人员会送上CR卡、生日卡、重生卡,恭祝患者顺利“毕业”。
“如果每次化疗都像来探亲,而非遭受痛苦,那么当患者再想起这一段治病历程时,还能体会到温暖,这就是我所追求的。”
现代医学提倡医学人文精神
据悉,这是“淋巴瘤之家”第二次策划并承办“医学人文论坛”。赵维莅说,近年来,医学不再仅仅关注治疗,而是通过调动患者积极性,帮助其消除痛苦,建立生的希望,并以积极态度与医生合作,共同战胜疾病。“建立有温度的新型医患关系非常重要,作为患者组织,‘淋巴瘤之家’组织和策划此次活动更是意义非凡。”
“淋巴瘤之家”创始人顾洪飞就是一位康复的淋巴瘤患者。“在我国,淋巴瘤患者目前仍存在着整体5年生存率相比国际水平有差距的现状,而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待提高。然而,治疗不应是医生的单向努力,需要成为双向奔赴。”在此基础上期货配资杠杆,活动特别邀请了一群有志于带来“一人一故事”剧场、“平等 、聆听、看见、不评判”的心思剧团。据悉,8月6日,还将正式出版记录17位淋巴瘤患者真实康复故事的《我战胜了淋巴瘤》,希望更多患者被鼓励、被理解、被支持,因爱而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。